我們該如何幫助城市提升因應氣候變遷的韌性?

面對2025年「展綠、增氣、減煤、非核」的能源轉型目標,以及更長遠2050年淨零碳排願景,身處台灣的我們,從現在開始可以做些什麼,以達成這個願景?在這個討論串,我們邀請大家一起討論:

我們該如何幫助城市提升因應氣候變遷的韌性?

討論時您可以從不同角色立場出發,例如民眾、產業、政府的角度,嘗試提出不同的建議作法,以達成大家共同的願景。

曾經看過廖桂賢教授撰寫的一篇文章,裡面的概念令人印象深刻,我們應該要接受的是淹水的日常。過去我們常仰賴政府去解決水患的問題,但可能忘記自然的災害本身就一種常態,尤其在過去是湖、河的地方建造建築,本身就可能有淹水的風險等等。公民的土地知識不足,我覺得要先讓公民建立城市需要有變動性的各種可能性,例如防災公園在淹水時就是為洪泛的準備。另外在老舊建築、新的建築,都要有更多的防災知識、更便宜、更友善能取得的防災準備知識。

3個讚

是不是有可能先請國發會先整合各部會(經濟、環保、衛福)對於「脆弱性」的指標,在實證的基礎上,因應不同社會(城市)脈絡所需的韌性,制定不同的調適策略。

感謝您參與討論!

請教一下,關於這樣「脆弱性」的指標,您這邊有沒有具體的例子可以給大家參考呢?比如說有沒有哪些國家或城市制定了這些指標,並依照指標來制定相關政策?

感謝您對討論所作出的貢獻!

我們該如何幫助?我覺得除了氣變減碳教育外,我們一般人無法做到。但我們可以一起呼龥並要求地方政府應該要開始制氣候變遷法,包含減緩和調適、並正式編制預算做公民溝通、持續性召開專家學者NGO與民眾的會談,由下而上、由上而下、以及橫向溝通與討論的平台建立起來,進一步來規劃具體方案及後續推動預算之籌備。
以民眾參與來說,現在台北市政府做的很粗糙不用心。建議不需要透過里長管道來找人。以台北市來說,看過太多場參與式預算,里長找來的品質都很差。但很重要是篩選與談的民眾,先上過特定安排的課程後開始參與討論、由於整個氣候變遷的城市韌性是全面性又專業性的,又影響到各個層面的市民,因此在溝通時,各層面的市民必須顧及,規範企業可以讓他們請假來出席,並提供交通費及合理出席費、並要視其認真參與度以貢獻度。

哇,也很同意地方縣市政府搭配地方能源轉型和地方永續發展目標,以及教育部(國教署/青發署/高教司)和經濟部能源局/工業局、台電公司,都應該要投入預算編列行政協助,或是委託相對專業的科學溝通(science communication)團隊,去對焦公民真正的需求-科學命題-政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