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溝通的挑戰

能源轉型是台灣重要的社會轉型,與所有民眾都切身相關。不過,過往台灣的能源政策多是由政府傳統技術官僚做決策,民眾往往無法參與決策前的溝通討論;隨著台灣逐漸落實民主化,以及環境運動的進展,強調權威、中心化的決策模式已稍有改善。

近年來,台灣逐步以公民審議方式,由下而上凝聚能源轉型願景,進一步產出「能源轉型白皮書」。但由於能源轉型牽涉專業層面廣、議題繁雜,長期以來無論是政府對社會的溝通,或是社會端、產業端的自主對話,還是常面臨「議題面、政府面、社會面」三個面向的溝通困境,亟待打破困局。

從議題面來看,能源議題專業程度高,除了發電模式背後涉及的科學論述、風險與機率之外,能源轉型也會影響人們的日常生活、社會結構及產業結構;加上有些發電設備或相關設施,可能有污染、噪音、健康傷害等風險,民眾因而容易對於相關設施設置於居住地附近持反對態度,也造成了「鄰避效應」的困境。這些複雜難解的科學及人為層面考量,都提高了能源議題的溝通討論門檻。

從政府面來看,如前所述,過去傳統技術官僚很容易將自己的角色定位為「教育者」,而非「溝通者」,因而採取單向告知型的強勢溝通導向,試圖「扭轉」民眾觀念。有的技術官僚則是過度強調科學證據,無法轉化社會溝通語言,導致討論能源政策的門檻變高,也無法有效與受能源政策影響的利害關係人溝通。

此外,在政府內部,能源轉型的議題常橫跨多個部會;各部會雖有各自的專業,卻容易陷入本位主義,產生榖倉效應(Silo Effect),資訊難以彼此交流。當要與民眾溝通時,各部會在內部尚未對焦的狀況下,只能就各自業務做說明,導致民眾難以了解能源轉型的全貌。在保守、擔心犯錯的考量下,政府若採用傳統的溝通技術,就容易導致溝通效益不佳。

在社會面,能源政策的高度專業性,導致民眾參與討論的門檻相當高。在過往的義務教育及課綱設計中,很少有氣候變遷及能源轉型相關議題,民眾因而容易認定自己對此領域專業不足,對能源政策的參與效能感低落,不認為自己可以影響政策。

此外,一般民眾對於能源議題的認知,多源自於媒體報導能源議題爭議時呈現的資訊,或受到特定意見領袖的影響,不一定有時間與精力,自行去深入了解背後的複雜知識,因而容易出現對於議題認知的錯置。例如,先前有民調發現,民眾誤以為核能在台灣發電結構佔比很高,或誤以為空污在台灣越來越嚴重等等。因此,如何讓民眾脫離單一面向的觀察,能夠了解能源政策背後的多元考量與權衡,是社會溝通的一大挑戰。

議題、政府、社會三個面向的交互影響,導致能源政策的社會溝通難以推進。無論是政府對社會,或是社會端的自主對話,甚至社會、產業和政府三方,都尚未建立起成熟的溝通模式,也導致能源議題很難產生社會共識。

延伸閱讀:

提問與討論

你可以嘗試著討論以下這些問題,或是提出新的問題和大家一起討論。

  • 你認為能源議題的社會溝通,在台灣難以推進的原因包括哪些?

  • 經濟部在「能源轉型白皮書」政策配套中,提到要把能源議題納入12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課程設計,你認為要把氣候變遷和能源轉型議題融入我們的義務教育中,會遇到什麼樣的問題與挑戰?

  • 「能源轉型白皮書」的綱要方針中提及,應該要「推動參與式能源治理,能源政策研擬與實踐應秉持多元參與,落實資訊公開透明以促進程序正義」,你認為最應該開放公眾參與討論的,是能源政策的哪個面向?

  • 你認為目前政府針對能源議題所做的社會溝通,在溝通管道、溝通策略、溝通內容上,有什麼不足之處嗎?你認為溝通過程會遇到什麼問題與挑戰?

  • 如果你是高中的公民老師、大學的教務長或教通識課的教授,你會設計什麼樣的課程及教案,讓學生更了解台灣因應氣候變遷與能源轉型所面對的問題?讓背後的結構性問題被更多人看見?

針對在設計課程去實踐問題處理的部分,我想建議是否能讓學生與社會人士能在同一個場域合作,這些氣候變遷與能源轉型的問題可能要再細分,細分後的項目可以用比賽的方式讓學生與社會人士參加。參加的方式可以像是大學組成跨系隊伍,與社會相關團體合作進行,抑或是廣招高中生、大學生、社會人士媒合組隊,與社會相關團體合作進行。一開始要有議題工作坊讓參賽人士更深入議題,比賽期中ˋ專家們給各隊評定,讓各隊能調整解決方案,最後才是審視各隊的方案。比賽結果可以是公開的評鑑報告,詳細記載每個隊伍解決方案的優劣之處,供有心支持的企業及政府參考,由比賽讓這些學生以及社會人士能夠獲得足夠資源及支持,持續推動議題的關注。

2個讚

感謝您的建議!請問 @energy ,針對這些說法,有沒有需要補充的部份呢?

有關能源教育執行的問題,可以從兩個面向來討論:

  1. 就機制而言,目前教育部青年發展署有針對青年參與公共事務所舉辦Let’s Talk的固定計畫。每年讓學生練習政策議題的公共討論。有關能源轉型,的確很適合作為近年討論的議題,有想法的青年朋友,或許可藉此機會向教育部進行倡議。

  2. 就能源的公共討論而言,政大創新民主中心(CID)工研院懂能源等溝通團隊,一直以來進行許多能源議題的政策教育或公共討論,希望有機會也可以找他們一起分享。

  3. 就能源產學合作的面向而言,其實很多能源產業公司甚至台電公司,都有和大專院校作合作,這部分就要依據各自的目標,設計工作坊的運作與執行。

以上先提出幾點想法供您參考,感謝!

1個讚

您好,感謝您的資訊,我有幾點回覆:

  1. 就您提及的第一點和第二點, 這些都是培育發掘議題的人才,可以推動議題的探討,就能源議題而言,橫跨工程技術到政策,這些計畫可以得到很好的議題探討,但藉由這些計畫就讓能源產業能夠考慮利益及公益平衡而合作,我認為是很挑戰的,那如果您提及的三點的單位若能跨合作,或許阻礙能小一些。

  2. 產學合作的部分:教育部的潔能系統整合與應用人才培育計畫令人耳目一新,但計畫發展及架構偏向技術性,例子像是該中心近年來所舉辦的節能科技實作競賽(https://energy.nstm.gov.tw/index.php),比較偏向短期技術開發而非有場域可以長期試驗。近期瑞典皇家理工學院與坦尚尼亞的三蘭港大學合作,兩校推廣的工程教育計劃,坦尚尼亞提供場域,讓學生花費二至三年深入解決坦尚尼亞的能源議題,從家用電力消耗研究到提升電力系統輸出效率,兩校與當地政府仔細評鑑學生的執行,我認為很值得參考。((PDF) Mutual Capacity Building through North-South Collaboration Using Challenge-Driven Education

  3. 我想加強關於比賽的論述,比賽和場域是驗證產學合作的有效手段,甚至應該產學要走出自己的圈子和社會人士與團體合作,參賽除了讓學生以及人士自行組隊外,主辦單位也能協助各方人士媒合組隊,因為關心社會議題的人難能可貴,要找到認同的夥伴更是難上加難。學生的部分甚至能用比賽認列學分或是高中學習歷程,吸引學生加入。天下以及Cheer雜誌長期推動教育評鑑,也或許能找它們合作,協助推廣能源議題的評鑑。

1個讚

其餘比賽例子補充:

美國有所謂的眾籌挑戰的平台,例如Herox,供民間及政府單位向群眾尋求議題的解法。以下是環境資源及能源轉型方面,美國政府透過該平台發起的眾籌挑戰:

自一個可能算是稍微有在觀察能源世界發生甚麼事的少年郎,想學習回應版上的提問與討論:

  1. 能源議題並不是公眾特別關心,或是日常中特別感到困擾的,所以難以引起廣泛的興趣。
    2.國民教育體系的教師分科教學,需要彈性課程時間和相對應尋求專業團隊的資源,或許比較不會太打擾辛苦的老師們,也可以透過外部協力教學相長,刺激能源教育的可能。
    3.主文三個面向皆須參與,即便是政府,官員下了班還是公民,所以也適合、應該納入參與,不過需要縝密的對話機制設計。
    4.目前政府做的社會溝通,好像還沒有做太足,因為溝通需要明確的議題目標。或許政策幕僚或外部關心這個議題的團隊,可以形成協作框架,一起面對可能的問題和挑戰。
    5.高中ˇ端可能可以討論氣候變遷的原因和原理,自然科的老師和社會科的老師跨科協作,一來貼合學生教科書,二來先讓學生有基礎面對這個議題的重要背景知識;大學端透過(核心)通識課程,可以討論能源轉型不論在技術/價值上的困境和兩難,發展多元角度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