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電成長的挑戰

台灣國內用電量過去十年間大幅上升,其中又以工業用電成長最為顯著。在台商回流投資下,經濟部能源局也推估,到2025年以前,國內平均用電量每年將成長 2%。同時,由於減碳政策的推動,許多使用化石燃料的交通運具,或工業生產模式,將會轉換為使用電力,可能又進一步增加用電的需求。

如果無止境地使用能源,那麼無論發電多少,其實電力都會不足。因此,在世界各國的能源轉型中,除了提升綠能外,能源使用效率也是一大重點。但在台灣討論能源轉型過程中,節能卻是容易被忽略的部份。若能有效推動節能,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或許我們並不需要這麼多能源。

過往,台灣的節能是由中央政府與台電推動,近年來政府推動「縣市節電行動方案」,規劃中長期的節電方案,協助地方政府建立節電治理體系,培養節電治理能力。

例如,台灣由地方政府執行節能電器的換購補貼,鼓勵民眾使用能源效率較高之冷氣、電冰箱等電器。

在各國的節能政策中,建築部門的節能也是重要的一環。透過更為隔熱的建材或是綠建築,可以減少建築的耗能。台灣九成以上的建築是鋼筋混凝土構造,這樣的建築吸熱能力強、隔熱效果差,因此到了夏天只能依靠冷氣移除熱能。台灣雖然有政策獎勵綠建築,但可能缺乏足夠誘因,使政策效益尚未全面展現。

此外,用電資訊的掌握會是更為根本的議題,如此才有辦法找到提升能源效率的方式。智慧電表的安裝可以準確掌握每一用電戶的不同時段的用電,並針對不同時段設定不同費率,用以降低尖峰用電需求。台灣政府已在推動安裝智慧電錶與時間電價,但是智慧電錶的普及仍需要時間。

提高能源使用的成本,也能提升企業與民眾的節能以及提高能源使用效率的動力。因此,政府必須持續檢討電價結構,或拉大費率級距,以創造節能誘因。

為反映能源使用的外部成本,經濟部近年也積極推動能源用戶應履行能源轉型責任。立法院於2019年5月通過俗稱「用電大戶條款」的《再生能源發展條例》修正案,明定「用電大戶」應設置再生能源設備或儲能裝置,或購買一定額度的再生能源電力及憑證,擔負能源轉型責任,若未依相關規定辦理,必須繳納代金專作再生能源發展之用。

經濟部依據新修正的《再生能源發展條例》公告「一定契約容量以上之電力用戶應設置再生能源發電設備管理辦法」,並於2021年元旦起已推動新制,要求契約容量大於 5,000 瓩的用電大戶必須遵守相關規定。依據經濟部估算,約有500多戶、300多家企業受此規範,包括:半導體、面板、鋼鐵、石化、紡織等企業,經濟部並預定在新制生效的兩年後再滾動檢討義務量與辦法內容。

延伸閱讀:

提問與討論

你可以嘗試著討論以下這些問題,或是提出新的問題和大家一起討論。

  • 面對用電量日漸攀升,你認為用戶端的民生、工業、建築、運輸等不同部門,在節能方面面臨什麼樣的問題與挑戰?管理端的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台電在用電管理上,又面對什麼樣的問題與挑戰?

  • 你知道什麼是「公民電廠」嗎?你知道台灣目前有什麼「公民電廠」的案例嗎?如果有機會可以投資或集資參與投資「公民電廠」,你會有興趣參加嗎?

是否能將"能源用戶應履行能源轉型責任"概念用到家戶身上? 也就是我們一般說的 "調高電價"做為一種促進節能的手段?

思考一下大家不能接受調高電價的原因,究竟有什麼? 除了立即有錢財上的損失(民怨與選票流失呈正比的氛圍),會不會也存在著公平性的問題?也就是用電大戶(排碳高者)有用電優惠之類的。不知道是否有「電價」議題相關的資訊、如何調整電價讓大家的接受程度變高…。畢竟我們還是要面對能源轉型當中成本提高的問題,應該每個人都要有意識地為自己用電「履行能源轉型責任」

3個讚

我認為“大家不能接收漲電費”的認知,是有討論的空間。是大多民眾沒有經濟能力接收漲1-3%的電費?還是輿論壓力或政治考量?沒有其他減輕中低收入戶負擔的辦法嗎?

另外,我認為,要將 調高電價 和 能源轉型責任 連結,有難度。國外最常見的作法是電力自由市場化,用戶可以選擇你要使用的電力供應商,是傳統能源,還是100%再生能源。但同時,整體的電價還是上升的趨勢。許多國家能源轉型後?電費增加數倍,這些國家的民眾有什麼想法,或是政府有什麼配套措施,都值得參考…

2個讚

感謝 @liliya @Barton_Chen 一起參與討論!

兩位的各自提出了解法,但也有相應的困境:

  1. 以「調高電價」的方式,讓一般民眾也能「履行能源轉型責任」。

    可能面臨的問題:

    1. 立即錢財的損失,多數民眾有沒有經濟能力接受漲1~3%電費?
    2. 公平性問題,用電大戶有用電優惠,其他民眾似乎沒有,有沒有減輕中低收入戶負擔的辦法?
    3. 民眾感受不佳,導致民怨與選票流失,進一步成為輿論壓力或政治考量。
  2. 電力自由市場化:用戶可以選擇電力供應商,是傳統能源,還是再生能源,但電價仍然是上漲趨勢。

我們也想請教兩位:

  • 調高電價,可能造成的衝擊層面有哪一些?除了民眾以外,還有沒有其他利害關係人呢?解決這個問題的方式有什麼,又可能面臨哪些困境呢?
  • 另外,民怨、輿論與政治壓力,很可能是無法提昇電價的一大原因,這方面還有其他背後的深層原因嗎?

另外也請教 @energy

  1. 不知道是否有「電價」議題相關的資訊、如何調整電價讓大家的接受程度變高?
  2. 許多國家能源轉型後,電費增加數倍,這些國家的民眾有什麼想法,或是政府有什麼配套措施?

感謝兩位對於討論的貢獻!

1個讚

將能源使用的外部成本內部化,一直都是很重要的政策工具,促使消費者重新考量使用能源過程中所產生的外部成本。目前各國有各種方式,在此我們以「碳定價」作為例子來討論這件事情。

在美國,環境學者強調不應該仰賴碳定價作為關鍵政策工具。相較於其他管制工具,民眾對碳定價的支持度較低,就算把收益回饋給民眾,民眾也會低估可獲得的收益,而減損支持。

Maestre-Andrés 等學者在2019回顧全球針對碳定價與社會接受度的研究指出,提昇社會對碳定價的接收度有這些條件:

  1. 若民眾認為碳定價推動上越為公平,則接受度越高。

  2. 民眾對於政府提供相關資訊的滿意度越高,亦可提收政策接受度。

  3. 民眾雖擔心碳定價是否加劇貧富差距,但較偏好將碳定價收益專款專用,優先用於節能減碳相關計畫,而非對於低收入戶的補貼。

  4. 碳定價的配套措施中,若有規劃同時將收益用於節能減碳相關計畫以及協助低收入戶,則可大舉提升社會接受度。

英國學者 Carattini 等人在2017年也建議政府在爭取民眾對於碳定價的支持度時,應該提供這些資訊:

  1. 碳稅帶來的減量成效。

  2. 碳稅可以創造的共伴效益,如減少塞車、降低空汙、提升生活品質等。

  3. 對於整體物價的影響。

  4. 對於一般家戶收入與總體經濟的影響,包括對於產業競爭力以及就業機會的影響。

  5. 對於低收入戶的影響。

回頭到台灣的狀況,雖然在2020年11月核定的《能源轉型白皮書中》有提到要完成能源稅推動策略與配套規劃,但在財政部回應陳椒華委員要求提出能源稅草案時,卻以以「疫情衝擊」、「能源價格尚未合理反映成本」、「部份民眾不傾向以租稅形式承擔環境保護成本」三理由,指出現階段不宜推動能源稅。

環保署與英國在台辦事處委託倫敦政經學院格蘭瑟姆氣候變遷與環境研究所(Grantham Research Institute on Climate Change and the Environment)進行之「臺灣碳定價之選項」(Carbon pricing options for Taiwan),建議台灣我國的碳定價政策可從碳費著手進行,並建議在初始階段設定一較低的碳費水準,並以明確的軌跡逐步提高碳費水準,以確保減量誘因。

工總認為,稅額不宜超過日韓,以兼顧產業競爭力,應分階段逐步調升稅額;碳費徵收用途應優先協助產業落實節能減碳,並加速產業結構轉型,並應該一併考量減少碳排所增加的成本,避免雙重課徵。

台大風險中心2020年4月份民意調查發現,88%的民眾支持針對高排碳企業課徵稅費,57%可接受因能源稅導致油價上漲,不願意者為15%左右,有34%以上受訪者可接受每噸超過1300元的碳稅額度。有較多民眾認為應「投入輔導產業升級,降低環境污染」(40.7%)以及「投入社會福利補貼或低收入戶補助等」(40.1%),其次為「增加節能與再生能源的投資」(34.4%)。

以上資訊供大家參考!

2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