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趨勢:台灣

2020 年台灣發電結構佔比,燃氣佔 35.7%,燃煤佔 45.02%,核能佔 11.24%,再生能源佔 5.4%。再生能源中,太陽光電佔 2.18%,風電佔 0.82%。這個結構正處於轉型過程中。

由於台灣的能源約 98% 都是進口,為了降低對外依賴,我們必須妥善運用自身豐沛的風力和太陽能資源。此外,也需確保足夠的綠電供應,以協助本土企業因應未來的碳關稅及供應鏈碳中和義務。同時,台灣還需要增強對空氣污染及碳排放的管理;我們也對核能的風險及核廢料的處置有所疑慮。因此,台灣目前能源轉型方向為「展綠、增氣、減煤、非核」。

台灣正以離岸風電及太陽光電為主力,提升綠能的佔比;同時增加燃氣的機組,並把排碳、空污較高的燃煤機組轉為備用或是除役。核能部分,日本 2011 年發生福島事故後,台灣社會廣泛關注核能安全問題,且核廢料處置場選址問題未解,2014 年行政院宣布核四廠封存,核一廠、核二廠、核三廠則將在機組運轉執照到期之後穩健除役,預計2025年達成「非核家園」目標。

預計 2025 年時,達到燃氣佔比 50%、燃煤佔比 27%、綠能佔比 20%,核能則穩健除役,至 2025 年完全除役。

為推動能源轉型並兼顧國際減碳承諾,立法院於 2015 年 7 月三讀通過《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設定減量目標為2050年溫室氣體排放量降低為 2005 年溫室氣體排放量的 50% 以下。政府於 2016 年啟動「展綠、增氣、減煤、非核」的能源轉型大方向,行政院並於 2017 年 4 月核定「能源發展綱領」修正案,揭示:能源安全、綠色經濟、環境永續、社會公平四大面向的施政主架構,以此作為能源轉型依據。「能源發展綱領」中明訂各部門配合能源轉型相關政策計畫、準則及行動方案訂定的政策方針,全面推動創能、節能、儲能及智慧系統整合與電業改革等面向之政策措施。

為落實「能源發展綱領」,經濟部能源局於 2017 年 5 月起展開全國能源對話,草擬「能源轉型白皮書」,交通轉型、建築節能、產業減碳、綠色金融的相關部會都參與其中,同時導入共同協作及公民參與。第一階段先於北、中、南、東辦理預備會議,徵求民眾對於白皮書討論範疇的想法。第二階段邀請 60 位產官學及民間代表,組成「能源治理、節能、電力、新及再生能源、綠能產業科技」五個工作小組,針對重點方案及計畫共同協作,產出具體內容,並上網徵求意見,完成「能源轉型白皮書」初稿。第三階段展開廣泛公民對話,於 2018 年邀請不同領域對象辦理分眾會議、公民會議及網路意見徵詢,本階段共有550人參與,收集758則意見。各部會彙整相關意見,進行重點推動方案之修正,並交由五大工作小組進一步召開會議定稿。

2020 年 11 月,行政院核定「能源轉型白皮書」,內容包含五大面向、20項重點推動方案。五大面向包括:(一)能源轉型全民推動—促成地方能源治理與公民參與;(二)提升能源使用效率—實現澈底的節能社會;(三)推動電力結構革新—確保系統穩定、供電潔淨為目標;(四)加速導入再生能源—以永續能量為目標;(五)促進綠能產業科技發展—創造綠能就業與技術革新。

「能源轉型白皮書」中明列,2025 年的能源轉型,將以達成再生能源發電量占比 20% 為目標,並如期如質完成相關能源基礎建設及相關配套措施,以確保電力穩定供應、降低空污及減少碳排放。為了達到此目標,政府將持續推動能源價格合理化、相關污染防制費用徵收,並於政策與計畫的評估程序中逐步導入外部成本概念。未來也會再藉由檢討化石燃料補貼、綠色稅制或其他政策工具,合理有效反映能源使用的內部及外部成本,落實使用者付費原則與污染者負責原則。

在節能路徑上,政府規劃將藉由技術突破與配套措施,使能源密集度與電力密集度分別從 2017 年 2025 年年均改善 2.4% 與 2%。在創能方面,政府則規劃各類再生能源發展目標,2025 年各類再生能源推廣目標為太陽光電 20,000MW、風力發電 6,938MW、生質能 813MW、水力 2,150MW、燃料電池 60MW,並達發電占比 20% 目標。在儲能及智慧系統整合方面,配合再生能源設置佈建儲能設備,以調度及穩定再生能源發電量及需求,提供系統彈性與備轉容量,並投入區域儲能及滾動檢討儲能需求。另透過推動智慧電網與智慧電表興建,推動更具效益的時間電價及節能措施。

更多參考資料

1個讚

台灣能源結構與日本類似. 化石燃料亦多依賴進口. 能源政策與減碳目標也許也可以參考日本做法:

  1. 以氨與煤混燒幫助燃煤電廠達成近期減碳目標
  2. 積極進行氫能技術、碳捕捉及封存技術的研發與發展. 積極進行全面電氣化
  3. 加強與民間、企業等在綠色能源轉型之對話與合作,歐美研究顯示由下而上.由地方而中央的減碳行動是最有效率的
  4. 在政策與法規上須積極跟上世界潮流. 納入分散式能源、綠能市場、彈性智慧調度與智慧需量反應等思維

感謝 @xyu 的回應!

由於您這邊提到的是日本的作法,想請問您是否願意多跟我們分享一點相關的經驗呢?關於這些日本作法,目前進度如何,有沒有遇到困難?這些困難,背後又可能是哪些原因造成的?

謝謝您分享自己的意見,感謝您對討論的貢獻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