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電方式:太陽能

2020 年,台灣太陽光電發電佔比約 2.18%。太陽光電大致可分為兩大類:裝置於學校、工廠、禽舍及住家上的「屋頂型」太陽光電,以及優先架設在地層下陷區、魚塭、廢鹽田、掩埋場及水庫等等的「地面型」太陽光電。

近期政府大力推動太陽光電的設置,長期設置目標為 2025 年達成 20 GW,其中屋頂型要達到 8 GW,地面型達到 12 GW,會多鼓勵利用廠房屋頂,或是農業建築、漁業等場域蓋設太陽光電。

許多人對於太陽能的疑慮在於可能有毒,事實上太陽能製作過程如同手機一樣,有些材料製造過程確實會產生有毒的廢酸,但目前製程已有大幅改善。從半導體的經驗來看,製程相關產物或廢棄物是可被資源化再利用,環境危害可被控制;而太陽能板的矽晶片全部被玻璃等材料包覆,發電過程中不會釋出化學物質,在下雨的時候,也不會沖刷出有毒物質。

不過,近期地面型光電頻頻引發爭議。地球公民基金會分析,背後有「環境面、社會面、行政面」的三大困境。在環境面方面,許多保育團體與居民擔心若是選址不當,大面積改變地貌,會縮限野生動物棲息與覓食的空間,衝擊生態環境。社會面方面,光電廠商的尋地進駐造成魚塭與農地土地租金提高,許多漁民也擔心光電設置後的維護是否會影響養殖操作與產量。在行政面,各個行政機關也須釐清權責加強協調合作。

地球公民基金會等 NGO 建議,政府應該規劃「環境與社會檢核」的方式,在地面型光電的電業籌設階段、施工許可階段及核發電業執照階段篩選出適當區位地點與設計施工方式。

更多參考資料

1個讚

漁電共生環社檢核網站 https://www.sfea.org.tw/
這邊可以看到 :point_right:
:yellow_heart:為什麼要做環社檢核
:yellow_heart:環社檢核怎麼做
:yellow_heart:流程
:yellow_heart:已公告區位土地清冊
:yellow_heart:會議記錄
:yellow_heart:審查的報告
:yellow_heart:區位地圖

1個讚

感謝 @sho 的分享!這個網站很實用!

由於我們的說明可能有遺漏或不足,想請您分享一下,網站當中有沒有值得我們參考的地方,可以補充到文章當中呢?另外,就您的觀點,有沒有可以跟大家分享的經驗,以補充我們這個段落的不足呢?

謝謝您對討論所作出的貢獻!

1個讚

文章裡面說地球公民基金會建議應該要規劃環社檢核,作為篩選區位跟施工方式的方式。以下補充一下目前有環社檢核法源依據的法規:

2個讚

1 .「屋頂型要達到 3 GW,地面型達到 17 GW」這是舊資料喲!是否要更新一下?順便也可以讓大家知道更新目標的原由。
2. 製程及使用後回收的部份可以寫得再更精確?
3. 也許有些讀者對 GW 無感,可以解釋 20GW 發多少電
4. 同時最重要的太陽能光電在尖峰時間的供電是非常關鍵的,因為台灣尖離峰用電差距之大,讓尖峰每度電成本非常地高,太陽能光電尖峰用電救援王的功勞可是千金不換。
5. 用太陽能光電來開設公民電廠也許也可以介紹一下?

1個讚

感謝 @Clara_Chen 的回應!

您應該是在這方面的專家,就您提到的這些問題,請問您方便提供給我們更多參考資料嗎?無論是指引到正確資訊的連結、文章,或是補充更多說明都可以,想請您這邊也一起幫忙,豐富我們的討論內容。

至於公民電廠的部份,我們有另外一個關於公民電廠的討論區,也歡迎您一起參考!若您覺得寫的太簡略,也歡迎貢獻您的知識,讓討論更豐富。

感謝您對於討論的貢獻!

根據這篇報導:https://bre.is/ToybjD9G
行政院副院長長沈榮津提到:為了達到二十GW,我們把屋頂型光電的目標從六GW提升到八GW;地面型光電則增設專區,由政府與業者共同排除障礙。二○年底可以完成六GW,二一年三月還會完成○.五GW,新盤點的八大場域有八.一GW,屋頂型光電目標新增二GW,剩下的三.四GW,我們會再來盤點。

1個讚

感謝 @sho 的建議!

我查了臺南市學甲區漁電共生環社檢核議題辨認報告(公開版),這裡面真的寫的頗完整。我把表3.3-2訪談意見彙整表的內容大致摘要重點在下面,給大家參考:

土地使用方面,由於光電需要使用土地設置太陽能板,因此需要考慮:區位選址是否適宜?是不是選到了養殖優良地區?再者,要考慮養殖使用特性,選擇適當的工法,減少對養殖業作業的影響。同時,也要考慮土地未來利用的價值,比如未來是不是還有其他利用?在溝通方面,也要建立良好的溝通方式,與各方利害關係人妥善溝通。

在公共建設與服務方面,則需要了解光電的設置是否會造成周遭環境的影響。如光電板的清洗是否需要清潔劑,會不會影響周遭的生態養殖用水?會不會對土質或地下水產生影響?如果光電板損壞掉入魚池,會不會影響魚塭?如果光電板漏電,或是在後續的太陽能板如果廢棄了,該怎麼處理?最後,則是施工期間的交通與揚塵等等問題。

生計方面的問題相當多。包含廠商如果倒閉了,該找誰負責、處理後續?有些漁民因為種電而荒廢養殖,怎麼辦?因為種電而大量使用土地後,有些真正想養殖的漁民租不到土地,或是花費太高的問題。另外,養殖環境較差,育成率下降,也有漁民會期待光電產業的加入可以增加一些收入。但反過來說,也有人會擔心光電案場的開發影響養殖場的認證,或使民眾擔心食安問題。

在社會關係上,地方多會期待廠商能夠提供就業機會,或是可以回饋鄉里。其餘的,還有文化景觀的面相,看太陽能板是否會影響當地的文化資產,或是特殊地景。

這邊的描述若有不足、需要補充,都歡迎唷,謝謝 @sho 提供資料給大家參考!

1個讚

感謝您的指正!這段時間我們也在查詢資料,感謝您的指正,我們會把您提出的正確數字補上我們的說明,並加上延伸閱讀:

拚太陽光電進度達標》沈榮津:政府推漁電共生 這4管齊下

謝謝您對討論的貢獻!

我不是專家,是憂心於氣候變遷的危機、著力在民眾溝通的NGO志工講師。
太陽能光電是尖峰時間用電高峰的神救援,大家可以參考這張圖。這是我截錄今年五月其中一天(27號)、台電官網上各能源的發電狀況,上面的曲線也就是我們的用(供)電狀況。
台灣的太陽能到目前為止占總體發電的比例雖然低,但是都是集中在用電最高、供電較吃緊的時候(尖峰用電時間)供電,天然熱、太陽大、冷氣開多、用電吃緊的時候,當然也是太陽能發電強強滾的時候。因此雖然只有幾%,太陽能卻是 A friend you need is a friend indeed.


太陽能發電真的是用電尖峰時候的神救援。
話說回來,很多人還以為核能在我們占比很高,這張圖也可以順便告訴大家,核能占比在多年以來只有10%上下,早已不是很多民眾都還以為的發電主力。

1個讚

非常感謝 @Clara_Chen 的補充與貢獻。

也歡迎您持續一起參與討論,補充不足的資訊唷!謝謝。